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行业动态 > 基础教育 > 正文
新闻搜索

“抢生源”难解教育资源不均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06-21 14:12:34

  近日媒体报道了哈尔滨市一些小学主动到幼儿园宣传自己的学校,想方设法争夺小学生“生源”的新闻。这种做法受到了教育部门主管官员的赞同,认为学校应当加强自我推销意识,走出门去办学。

  学校要采取开放办学的方式,吸收优秀的学生到学校学习———应该说地方教育官员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单靠“抢生源”这个办法却无法达到开放办学这个目标。 
   
 
  要真正实现学校和学生资源的优化配置,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就在某些小学为了解决“生源”困难不惜到幼儿园去做宣传工作的同时,还有许多学龄前儿童的父母正在为孩子如何进入好学校问题而一筹莫展。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入学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开始托关系、走“后门”。一边是家长为孩子求学若渴,一边是学校为了解决“生源”短缺而绞尽脑汁。两者如果实现“对接”,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可行内人都知道,两种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家长对孩子上小学倾注很大精力,除了寻求学校的教学质量外,更重要的是解决孩子小学毕业后的“对口升学”问题。小学的教学质量再高,但“对口”的中学差,家长也不会愿意让孩子进那所小学的。因为这意味着孩子在中学阶段将不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日后很难考上个好高中,将来也就考不上个好大学,所以很多家长都把功夫用在了孩子小学入学的时候。于是,我们就时常看到这样的景象,有的小学门庭冷落,而另一些学校,“生”满为患,上课教室拥挤,下课操场拥挤,上学放学校门前街道水泄不通,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甚至对城市交通造成长期的阻塞。这绝不是学校宣传意识的强弱,也不是学校自身师资力量的强弱造成的,关键还是受“对口升学”制度的制约。

  因此,从实现学校、学生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看,要解决小学生“上学难、上学贵”的难题,还要从“对口升学”这项制度的改革入手,消除或减少“对口升学”对上学难造成的影响。应该说“对口升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义务教育而存在的,但现在中学教育的真正目标却是为今后升入大学做准备,所以需要解决教育的目标和实现途径之间的矛盾。在现行体制下,可以考虑在“对口”的基础上,采取措施让那些“对口校”不是很理想的小学也有机会升入比较好的中学;同时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实现各个学校之间优秀教师的合理流动,避免出现过大的差距,这就给了那些“对口校”较差的小学更大的选择空间,不至于“在一棵树上吊死”,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