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行业动态 > 基础教育 > 正文
新闻搜索

赋予基础教育资源鲜活的生命力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06-26 15:06:50

  “资源建设的发展一定要跟课程改革结合起来,要按照课程改革的理念做资源,要为课程改革服务,否则我们的资源是没有生命力的。”5月16日,在由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主办的“2005中国eBook产业年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采取建设、应用和效益并重的方针努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自2000年10月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以来,中小学硬件的配置发展很快,其中联通互联网的学校已经超过5万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绝大部分学校都联通了互联网。在硬件建设的同时,如何建好资源、用好资源,如何做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成为提高教育信息化效益的关键所在。

  据了解,目前中小学资源建设主要有3种途径:学校自己开发;行政部门开发,如教育部已经建立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中心,许多省有自己的网管中心、资源中心等;企业开发,很多软件企业对此都有大量投入。然而,从总的需求来看,目前资源还是不足,现在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资源共享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政府、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到底产生的效益如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的核心问题是让投入的资金更好地发挥效益,切实解决在课程改革、教育质量提高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切实对学生的素质特别是信息素养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十五”期间发展农村教育是重点,东部发展也需要关注,两手都要抓。东部发展了,总结出经验了,积累了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就可以供西部借鉴、使用,从而加快西部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特别强调:“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需求不一样,要让一线的教师、校长唱主角,专家、企业、政府作配角,使政府主导、专家参与更好地发挥作用。”

  此外,学校要加强对硬件的管理,企业也要用积极的手段、用优秀的产品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认为,eBook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对基础教育的资源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数字图书馆比纸质图书馆有许多优越性,占地少、更新快捷、方便学生利用信息手段阅读等,可以与纸质图书互为补充。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