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行业动态 > 非学历培训 > 正文
新闻搜索

没有方向感的证书考试 考多少证书你才心安?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7-04-27 09:30:54

    一个发表于浙江工业大学精弘论坛的帖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考各种执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也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没有证,心里不踏实,证多了,心里又迷惘。

    考证书、爱学习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位职业规划师也曾说过,其实,如果你拥有一大堆证书,很多时候恰恰说明你对自身的职业规划不够清晰,这种心态很容易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迷失、受挫。

    《爱丽丝漫游仙境》里的猫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那么你哪都到不了。”

  没有方向感的证书考试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根本没想过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大学志愿是父母让我填的,我过去的生活中只有考试升学,对于选择职业,我完全没感觉,也不知道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努力。”浙江工业大学一位接受我们调查的王姓同学说,等到大三下半学期开始,他才焦急起来。这时候,他发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在忙着考证,一向会读书会考试的他,感觉找到了救命稻草,立刻也加入了考证一族。

    对于择业本没有方向感,考证也就没有了“指南针”。王同学只知道哪个热门就考哪个,也没想过这些证件对自己有没有用。第一次考的是普通话的证书,因为学的是中文专业,王同学想着把普通话等级考出来,也许以后会有用。之后就一发不可收,身边的同学考什么,自己也跟着考,一年多下来,他手头上有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中级秘书资格证、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中级证书,当然还有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证书。此外,他还自考了物流证书,当时觉得这是个热门专业,想都没想就决定自考。

    王同学说,他现在的感觉是,乍一看,自己的就业门路很多,什么自己都会做一点,可是仔细想想,却更觉得无从着手,哪样自己都不精通,哪个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证书攒了底气没攒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年轻人手里的证书多了,但底气却并没有随着足起来。

    中文系的刘同学,第一次去参加招聘会的时候,手上攥着一大叠证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普通话二级、教师资格证、秘书资格证,还有驾驶证。但她发现,花了几千块钱考出来的证,却用不到“刀口”上。

    她考过教师资格证,于是想可以去报考当老师,结果发现当老师不是那么容易的,还得经过一大堆的程序认证,自己只凭一张资格证,根本没有资格去应聘当老师。“就实际能力来说,我自己也不信任自己,别人师范专业要学四年,我只凭几个月突击考试就能做老师,哪会那么容易。”刘同学还有秘书资格证,但是她发现,当初考试前所学的东西根本用不到实际工作中去,一个月突击考出来的证,到现在就跟没学过一样。

    “还是有真本领最重要。现在考证书的心态都有些急功近利。”她感慨自己当初还不如认真学好专业,不要那么浮躁。

    和她一个寝室的方同学也表示,自己比较喜欢做外贸工作,所以在大学里考了六级证书,“可是,尽管有英语四、六级证书,用人单位却并不看重,他们觉得实际口语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多少证书也比不上实际能力

    热衷考证的人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在职学生,很多已经就业的年轻人也热衷考证书。

    有人分析说,在职业热点转换频繁的都市,很多时候你来不及按部就班地挣足资历,这时候,考证就成了一条捷径。只要有恒心,国家都有相关的资格考试来确认你在这一行业中的执业资格。而学院派的苦读,却需要花费几年的光阴。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想走这条捷径。

    在保险公司工作的程先生就是其中一个,虽然工作稳定,但是程先生也没有少考证,律师证、电子商务师,他都考过。“我觉得考证就像一个无底洞,你永远都可以有新的目标去追求,因为总会时不时冒出新鲜的证书、因为自己的想法和兴趣也时常会处在变化中,而你又永远不知道究竟哪一张证书会在以后求职中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他说,考证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它能给人一种安慰,看着一摞摞用汗水换来的证书,心里确实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虽然,到目前为止,他考的这些证书,还没有显示出“实际”的价值。

    而浙江工业大学的丁同学却认为,考证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少心理安慰,相反,看到自己拿到了证书,却又不具备相应的实际能力时,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深深的失望与怀疑。一位学热力工程的研究生认为,走捷径的取巧思维,到最后往往会碰壁。毕竟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都通,什么机会都想占着。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