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7-01-15 11:02:15
一名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爆出——
校长的取财之道
第一次搭乘破烂拥挤的校车来到北京北郊一所打工子弟学校,教师们说条件差但是给了孩子们一个上学的地方;校长说,学校缺教具,缺支教的大学生,孩子们很需要这些。
走过六年级教室时,我停住了脚步。老师在收汽油费、取暖费和考试费,“原来不是说免费的吗?”,“去年才收了两元,今年怎么十元了?”,“就是不交!”,孩子们一个个跳出来,把老师憋得不知如何争辩,教室像菜市场,吵成一团。
老师说,六年级的孩子胆子大了,不好管。
这还是师生关系吗?1月10日,一名离开学校的教师约我见面,被校长克扣工资的他有些激动,“什么打工子弟学校,简直是误人子弟学校!”学校给教师定规则:作业都是要给家长看的,别布置难题;批改作业不能打太多叉,家长会有意见;期末试卷拿橡皮擦帮学生给改对,分数不能太低……
在一名教师的手上,我看到了收取孩子们10元考试费的期末试卷及其原件。开学时学生购买的一本练习册,将其中的期末测试卷撕下重新复印,再发给学生考试。“说穿了,就是要收学生两次钱!”该教师说,有一次催款不利,他被校长叫到办公室谈话,校长说:“你别忘了,我们是搞经济的。”
教材、伙食、取暖、校服、学校小卖部,这名教师一笔一笔地给我清算校长的取财之“道”。这样的校长,在这个群体中并非个例。据一位在打工子弟学校教书7年的60多岁老教师说,不少打工子弟学校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只不过有的创办者在赢利的过程中也比较注重教育质量和教育投资,如果有哪位办学者能有一半的心投在了教育上,那就是孩子们的万幸了。
孩子们的幸运可以靠经营者的良心来解决吗?打工子弟学校有生存策略,老师有现实考虑,政策也有执行困难,谁来为孩子们的受教育权利负责?
可是离开这样的学校,明天他们又能去哪儿呢?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