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广东1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关注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7-01-25 11:34:26

    近日,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共青团云浮市委共同开展一项“探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帮助机制”课题研究,并筹集三万多元经费及一批学习文具、书籍和物品,组织广州众多青年企业家、青少年研究工作者、共青团干部深入到云浮市云城区安塘街道办事处红营村、新兴县车岗镇罗坝村慰问留守儿童,探访特别贫困家庭的孩子,经过前期进村入户开展大量的调查、访谈,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留守儿童”成新弱势群体

    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曾锦华表示,“留守儿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却无法享受城市人的待遇,无力解决子女进城读书等问题,他们只能无奈地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形成了外出务工的农民与子女分隔的现象。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成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客观事实。

  100多万“留守儿童”亟待关注

    广东农村目前有100多万的“留守儿童”,他们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兄弟或其他亲属、邻居代为照料,无法享受完整家庭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由于家庭生活、教育存在的缺陷,有的“留守儿童”的健康和安全难以得到保证,出现了不良习气、行为偏差、性格扭曲等现象。

    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云浮市委共同承担了“探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帮助机制”的课题,该课题已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2006~2007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的课题。此项课题研究,着力于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情感、思想、成长等方面的帮助机制,经过前期进村入户开展大量的调查、访谈,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个案1

    6年级姐姐当“妈妈”做家务照顾弟妹

    云安县富林镇界石村小学有三姐弟,分别读六年级、五年级和三年级。这个家庭的男女主人都外出务工多年,而且很少回家,家里经济条件很差,靠伯父伯母关照。正在读六年级的姐姐非常懂事,不但承担所有的家务,还照顾好弟弟妹妹,生活非常节省。目前三姐弟的学习全靠自觉,成绩也不错。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个家庭的故事正应验了这句老话。

    而在云安县富林镇民主村第二中心小学六年级也有三姐弟,父母均外出务工,只有爷爷奶奶在身边。姐弟三个自觉分工做家务,学习靠自己,成绩都很好,还分别在同一年级不同班里担任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父母的外出务工为家里增加了收入,家庭环境较为富裕,子女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这一类型的情况令人宽慰。

    个案2

    祖父母太溺爱被老师批评演“跳楼秀”

    新兴县车岗镇某小学一名五年级的男同学,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孩子因祖父母的溺爱而养成性格娇纵、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关爱而性格孤僻偏异。一次被老师批评后,抱着书包跑上教学楼的三楼阳台,说要跳楼自杀。“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已经呈现出有别于生理发育的偏异状态,尤为值得关注。

    个案3

    奶奶不识字无法辅导孙子学习

    云城区安塘街道办事处红营村小学四年级一名男同学,有两个姐姐,母亲因病去世。早年由于给身患重病的母亲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不少债务。现在父亲在外务工,两个姐姐在外求学,家里只有他和奶奶,生活非常清苦,由于奶奶不识字,无法辅导和督促他的学习,成绩不尽理想。家境贫寒,靠父母外出务工的收入仍维持艰难,家里的老人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有心无力甚至无能为力,这种情况并不鲜见。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