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7-03-09 11:31:56
“2006年,河北高考生达到55万人,其中有相当部分考生已在上一年被高校录取,但由于所录取学校不理想等原因不去报到。”河北省政协委员、华北电力大学物理学院教师张国立日前提出,高考上榜生“拒读现象”日益突出,高考招生录取程序应有所修正,才能够给高校和考生更公平的机会。
近年来,参加高考人数逐年增加,但上榜考生拒绝报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张国立说,去年华北电力大学补录了340名考生,不报到学生却占60名。
张国立说,各高校每年都按招生计划提前为学生准备好住宿、师资等条件,学生不来必然会浪费教育资源,同时加剧了来年的高考压力。更重要的是,这部分学生不报到,将使开档线附近未被录取的考生一般被下一批次录取,即使采取补录措施,这些考生也丧失了进入该批次所报考学校的机会。可以说,不报到学生剥夺了开档线附近未被录取的考生进入所报考高校的权利,应为此负一定责任。
为减少教育资源浪费,河北2006年实行“超招、补录”政策,但超招不敢太多,因为不知道有多少学生不报到;补录也难以确定名额。目前高校主要采取给录取考生打电话询问的方法来解决,难度很大,还可能引起纠纷。这种现象还造成补录学生分数较低,拉大了学生之间的差距。补录的学生大约要晚报到一个月。这些学生基础差,进校后学习困难。一些教学环节(如军训)无法参加,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和管理。
专家建议,应对高考补录方法进行改进。一是为考生着想,在每批次录取后,以最快速度开通查询录取结果的电话和网址,便于考生及时查询录取结果。二是再给考生一次机会,如果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如一周内),以书面形式给学校发传真或寄特快专递表明不来报到,对他们来年高考时可以少处罚一点。这样,不仅又给考生一次选择机会,更重要的是可使补录及早进行,争取和非补录学生同时开学,也减少了学校给考生打电话的困难以及不必要的纠纷。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