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7-04-02 10:14:58
修考场火炉,他放弃考试
秦廷双已经58岁了,说起1977年的高考既觉得遗憾又有些后悔,但回忆时却又多了一份自豪。
秦廷双1968年下乡到了沈阳市东陵区望花村,然后又到了望花街小学教语文,后来就在文官中学当了一名体育老师。
他是看了辽宁日报后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的,那时他已经有了1岁多的孩子。当时他的妻子也想去参加一下高考,但是看看幼小的孩子终于放弃,一家的希望就担在了秦廷双的肩上。
那时秦廷双每周要上21节课,只有晚上才能复习,他说当时就是“冷手抓热馒头”,临阵磨枪了。但是因为他还有一定的基础,所以还是很有信心的。
考场设在了81中学,和他一个考场的考生不少都是考了不一会就走了,他本以为人家学习好,后来才知道都是不会答题就放弃了。第一天考完,秦廷双觉得发挥了自己的正常水平,感觉不错。
可是第二天考试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秦廷双的位置是在为考生取暖的火炉边上。这科是数学考试,发卷没多久,突然炉子塌了,烟筒也掉了下来,还好没有伤到人。火炉的意义不只是给考生取暖,因为屋子里气温低,不生炉子的话考生的钢笔就会冻住,答不了卷纸。
看到塌在自己面前的炉子,秦廷双什么都没想,马上就过去收拾起来。别的考生都在奋笔疾书,可是秦廷双还是一直和监考老师把炉子收拾后,生起了火。当他坐回座位后不久,数学考试就结束了。
后来秦廷双去沈阳市东陵区招生办查了自己的考分,150多分,如果不是因为数学几乎是白卷,那么他一定会考上大学的。
秦廷双说,虽然回去后家人都埋怨他,但那时他不后悔,不过现在有些后悔当时的做法了,毕竟那次高考可以改变那代人的一生。他现在在沈阳市北陵街道办事处城管科工作。
高考轶事
“爸爸才一年级,我都二年级了”
一名读者发来邮件(xbwanghuibang@sohu.com)说:“我是老三届的高中生,1977年我又走进了考场并考入了大学,当时我已经30岁,女儿8岁。女儿骄傲地对人说‘我爸爸才一年级,我都二年级了’。”
“妹妹把我的书藏起来”
抚顺石化公司石化一厂的张春岩说“父亲是1977年7月去世的,而之前母亲已经病逝,为父亲看病借了外债,处理完父亲后事后,我和两个妹妹就把房子马上卖掉了。那时我们几乎流浪街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我听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看到了路的尽头一线光亮。可是两个妹妹哭着不让我看书,怕我考上大学后丢下她们不管,仅有的几本书常常被藏起来。”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