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7-04-06 09:28:20
汉语热引发了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热,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市场的巨大潜力已被众多的社会办学力量看中,人人都想从这个“有利可图”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因此,越来越多的社会办学力量开始介入到对外汉语教师培训领域。然而,社会办学力量在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市场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在规模和实力上无法与老牌高校对外汉语培训机构相提并论。它们在繁荣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市场、补充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力量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宣传不当、规模零散、管理不善等问题。
招生宣传不当 虚假浮夸失人心
各类培训机构抢滩招聘会已成为2007年春季招聘会一大特色,其中不乏对外汉语教师考前培训班的身影。记者看到,一些培训机构打出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考前辅导班招生简章,招生人员宣称保证能通过考试、保证提供出国就业机会等。不难看出,这些社会培训机构巧立各种名目开办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考前辅导班、培训班、提高班或冲刺班等,号称具有名师指导、了解考试动向、掌握考试规律,甚至有一些机构称得到国家汉办的支持。对此,汉办郑重声明:“国家公派出国汉语教师的培训由国家汉办统一组织,未经我办组织或认定的培训一概与国家汉办无关。”
夸张的宣传使社会办学力量在加入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市场之初就蒙上了一层“李鬼”的色彩,被指宣传虚假浮夸、名不副实,受到学员及社会各界质疑,这恰恰成为社会办学力量在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市场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缺乏强势品牌 生源成问题
与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机构不同的是,社会办学力量在对外汉语教师培训领域上堪称自立门户,起步时根本没有强势品牌进行依托,因此很难打开知名度被市场接纳,更不用说得到市场和学员的信任。学员们表示,相较于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市场上新出现的社会办学力量,他们更愿意选择具有多年办学经验和更高知名度的高校培训机构。
自身品牌知名度低、缺乏信任感直接导致培训机构招生成问题。据业内人士透露,中智培训中心曾计划在2007年初开办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教学、师资各方面一应俱全,但由于招生不顺利不得不偃旗息鼓。中智只是社会力量开办对外汉语教师培训众多失败案例中的一个,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生源问题始终是困扰社会办学力量发展的棘手问题。
规模过小不成气候 师资教学难保质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社会办学力量所承办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由于生源得不到保障,办学规模十分有限,有些甚至只作为一个应景的项目挂靠于本培训机构的英语培训部门,并未作长期发展的打算。同时,社会力量所承办的对外汉语培训在开班规模和开班频率上也没有规律,多为有学生时就开班,没学生时就停课,极不规范。在此条件之下,这类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很难得到的保障。据悉,这类机构的教师多为兼职,与培训机构的权责关系极为松散,他们“走教”于各个培训机构之间,很少有精力投入到课后的教学研发中来。同时,师生间反馈机制不灵活,学生仅在上课时间有机会与教师交流,课下很难有机会和教师进行沟通,教与学之间的联系被割裂了,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社会办学力量出路何在
目前,社会办学力量由于受到品牌、师资、教学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在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市场尚未形成规模,但是它的出现和发展符合了市场规律,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未来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量巨大,光凭为数不多的几个老牌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社会办学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培训市场的空缺,缓解了对高校外汉语教师培训的压力。
专家指出,社会办学力量要想在对外汉语教师培训领域走正规化、规模化道路,把市场作大作强,可从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其一,同高校寻求合作,一方面借助高校深厚的学术背景、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强大的研发能力,一方面充分利用自身机制上的灵活和资金上的优势,把两者结合起来,大力拓展业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其二,以连锁加盟的形式加入到已有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机构的队伍中,通过投入资金、更新管理为老品牌注入新活力,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经济效益。
相关新闻: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