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7-04-17 10:00:10
据报载,今年高考报名湖北9年来的人数首次下降,而重庆呈现“总人数微升,普通高校报名人数下降”的新现象。重庆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介绍,与普通高校报名人数下降相反的是,职业高中、中专、技工校毕业学生报考高等职业院校人数较去年增加了7%。
虽然,今年全国范围的高考报名人数又创了新高,但湖北和重庆报名人数的下降却透露出一些端倪:一方面,因适龄人口高峰周期变化所致,报考人数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连续多年的扩招造成的影响已促使部分学生家长理性反思对高等教育的选择。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高校扩招,短时间内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提前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成绩有目共睹,不可否认。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其间,难以避免要产生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更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如何妥善处理规模效益与教学质量的关系?高校的扩招使得高校教育资源普遍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教学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国内一些知名院校较早意识到这一矛盾,几年前就适当地控制了招生规模。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一些高校,把扩招当成一次难得的资本原始积累,大搞“圈地运动”,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他们全然不顾教育教学质量,不考虑专业结构的及时调整,以及由此产生的师资队伍、教材、教学实验设备等的积累与完善。而就业观念和专业设置等原因所造成的学生就业难,必然致使社会和低收入家庭对高等教育进行反思、评估和重新的选择。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高等教育的内涵与形式?我们不否认普通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和主要形式。但在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要注意统筹、协调发展,不能厚此薄彼。这不仅是由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所决定的,也是有限教育资源如何实现合理配置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国情的必然选择。就目前国内的高等教育而言,大体可分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含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高校远程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民办高等教育等几种形式。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样性不可能仅靠普通高等学校去完成,普通高等学校也不可能独自完成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和以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为特征的学习型社会建立的战略构想。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实现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的衔接互认,避免学生学习经历和教育资源的浪费,需要我们对制度层面的精心设计。总之,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的管理者眼睛不能只盯着普通高校。这是远远不够的。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