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7-06-18 10:20:19
小升初严禁考试 “三好生”等成隐性敲门砖
记者日前发现,伴随小升初严禁考试选拔,三好生、红领巾奖章获得者等荣誉逐渐成为初中入学颇具分量的“敲门砖”,一些家长把孩子从知名小学转向普通小学,旨在在未来的小升初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不过,家长的这种做法在多数接受采访的小学校长眼中表现得过于功利,部分区县教委负责人表示,“三好生”等身份和小升初挂钩的程度今后将越来越弱。
家住海淀的家长马先生最近正忙着把在一知名小学上四年级的孩子转学到一所普通小学。“孩子的成绩在班里属于中不溜儿的,现在看短时间冒尖不太容易。”马先生告诉记者,今年他跟着一些家长体验了一番小升初的招生过程,发现小学四到六年级成绩、市区三好生在小升初时所占分量很重,在普通小学能冒尖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考虑趁早转学去普通校。
近年来,抱有马先生这种想法的家长逐渐多了起来。海淀区一位普通小学校长透露,这两年,每年从有名气的“大校”转来的孩子有五六个。西城区一位普通校校长也表示,从名校转来的孩子三四年级比较多,今年发现申请从名校转来的学生比过去更多。
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小升初严禁举行考试,因此一些能够体现孩子素质的硬指标往往被初中名校看重,除了学业成绩外,连续3年的三好生、市区三好、红领巾奖章获得者等等,往往成为学生初中入学时隐性挂钩的关键标准。
据悉,今年小升初时,部分区县采用综合素质量化打分,市级三好生对应的分数比其他指标高出一截;有区县初中入学实施“小派位”做法,入围这一派位的学生要求是三好生或红领巾奖章获得者。因为市区三好生评选每个学校的比例基本一致,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孩子进入普通校更容易拿到这些“敲门砖”。
专家提醒
家长“押宝”做法不太可取
“我想这只是个别家长,不是普遍性的选择。”崇文区一位知名小学校长表示,家长择校大多数希望选择拥有好的资源和校风的学校。从名校转向普通校,家长的这种选择有些功利,或者是寻求“自我安慰”。本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校长表示,小升初推荐时,虽然不同学校推荐的比例一致,但初中录取时明显更偏向名校。
西城区教委一位负责人坦言,家长的心态是现实政策影响的结果。不过,如果孩子在过去的学校发展不错,和集体比较融洽,仅仅为了升学而转入另外一所学校,可能存在不适应的情况,“你怎么确定孩子在那个学校就是‘龙头’?家长的‘押宝’做法不太值当。”这位负责人还表示,三好生等名目和初中入学挂钩的程度会越来越弱。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