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让职校回归本位 95%职高毕业生将"只能就业"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7-07-31 11:21:43

    最近,中职学校的校长们挠了头。因为从2007年起,高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计划不超过当年应届中职毕业生5%的比例安排,并纳入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总规模。

    “以前是就业、升学两条腿走路,现在几乎变成了就业一条路。这无论对中职学校,还是对家长心理上都是一次考验。”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吕静锋这么理解国家政策的变脸。

    的确,以前很多家长把孩子送进中职,其实际目的是“曲线救国”,看重的是中职升高职乃至继续上升的渠道。以宝安技校为例,过去5年里,每年有六成以上的学生参加高考,其九成以上升入高校。

    可是,今年6月4日,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各类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从2007年起,在下达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同时,下达普通专升本、五年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和高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计划。其中刚性的指标是三个“5%”:

    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按不超过当年应届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5%的比例安排,并纳入当年普通本科招生计划总规模;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招收初中毕业生)按不超过当年普通高职(专科)招生计划5%的比例安排,3年后转入高职教育阶段时应纳入当年普通高职(专科)招生计划总规模;高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计划按不超过当年应届中职毕业生5%的比例安排,并纳入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总规模。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子们来说,升学之门已经被国家大政收缩为一条缝隙。此变化的连带效应是,高中学位更加吃紧。继续以深圳为例,今年公办普通高中只能安排21444人,仅占深圳考生总数的47%,“5%”的限令则使此种紧张再次加剧。“这势必让大家都往普高挤。”深圳市教育局的领导告诉记者。

    不过,研究人员认为,“5%”的限令固然打击了“曲线救国”,但是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未必是坏事。人们已经意识到,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兴办多年,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常常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型,以至于职业院校出来的学生呈现“蝙蝠”形态——理论没有理论,动手不能动手,严重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初衷。“国家切断了继续上学的路,将‘逼迫’职校回归本位。”中国社科院一位专家表示。

    此观点也得到了业内的支持。吕静锋做客电台节目时说,“职业技术学校就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提供专业技能人才的机构,升学应该是普通高中的事。新政策为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是明智之举。”

    事实上,尽管我国有庞大的职业学校,但是技工短缺却是久而不绝的问题。仅仅在深圳宝安,技能人才的缺口就在10万以上,即再建10所万人以上的职校都不够。而沈阳有位职校的老师则告诉记者,每次看到关于企业高薪聘请技工而不可得的报道,都觉得那是在打他的脸,“高等职业教育不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吗?而如今的情况能说明我们尽到职责了吗?”

    如今,这种转变有了外在的政策压力。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