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7-08-16 14:10:26
2007年8月16日上午9:30,教育部举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发布会,向新闻界介绍“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有关情况。
中国人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母语,要学好母语,一个人能够创造的最高点——建立创新型国家,是要靠母语的训练,没有母语的训练,一个人是不能达到素质的提高的。爱因斯坦如果不是用母语——德语来思考,是达不到它的高度的。中国要发展、要建设,必须要有一大批掌握母语的人才。英语很重要,“小语种”也很重要,我们所谓的“小语种”,在世界上都是很大的,很多语言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 所以我们希望中国人不仅要学自己的母语,而且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外语进行学习。外语也是中国一个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我们不能仅仅把外语看作外国人的,它也是中国人必须有的文化素养。在西方,很多时候他们学习母语、学习外语都作为自己学习的一种素质要求,我们感觉到,不要把母语和外语对立起来,我们中国人应该为我们的智慧,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掌握多一种语言,多掌握一种语言就多掌握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多掌握一种语言,就多了一种渠道,多了一种了解世界的方法。
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成为社会的新理念
新华网北京8月16日电 8月16日,在教育部举行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称中国语言文字观念正发生重大变化,国民的母语意识在不断增强,汉语也在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成为社会的新理念。
他说,目前我国语言生活生机盎然,和谐健康,语言文字的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意识空前活跃,新的事物、新的观念、新的词语,以及词语的新用法大量涌现。新的语言现象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向、传播范围和传播方式都在发生着重要变化。逐渐地,社会上开始有一种共识,把语言看作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看作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喜的是,国民的母语意识在不断增强。当然,外语学习依然火爆,海外的华文教育持续发展,汉语也在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
他指出,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成为社会新理念,也是国家语委在新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新目标。具体来讲,就是要从语言资源的角度来看待我们国家的语言、方言和外语,以科学的态度、宽容的气度看待当前出现的各种语言问题,在尊重汉语方言的同时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在尊重少数民族意愿的基础上开展好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双语教学,在尊重母语的前提下加强外语学习,努力创造条件保障人民的语言权利,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濒危的语言与方言,科学处理语言规范与语言发展的关系,科学处理语言主体化与多样性的关系,充分发挥语言在国家和平发展和走向世界中的作用,营造和谐的“语言多语”生活。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