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好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农村任教 58万人基层就业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7-10-26 10:28:18

    25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9月1日,今年的495万名高校毕业生已有351万人实现就业。

    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比2006年增加82万人,是毕业生总量和增量最大的一年,就业任务很重。王旭明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人数比2006年同期增加54万人。

    王旭明说,今年的毕业生去向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人数稳步增加。据介绍,58万名大学生到县和县以下单位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16.6%。

    他说,这与党和政府推出的一系列优惠和倾斜政策有关。例如,对毕业后志愿到西部农村地区工作的学生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开展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等。到中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人数增加了55万人左右。

    二是到民营三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有143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40.7%。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有1.3万人左右,占已就业毕业生的0.4%左右。

    农村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师资问题。为此,我国去年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由中央财政出钱,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工作。

    王旭明说,该计划自去年启动以来成效显著,今年招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到68.4%,比上年提高近30个百分点。截至目前,该计划共招聘特岗教师3.27万人,其中初中教师2.35万人,小学教师0.92万人。

    王旭明指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不仅为西部农村学校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还创新了农村教师的补充机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王旭明透露,目前,全国有17所高校参与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到2008年,这一试点范围将扩大到56所设置研究生院的普通大学。

    他重申,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完善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为核心,以建立研究生研究质量,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并非收费改革。

    他指出,这项改革是为了充分发挥高校自主创新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现在社会上误解为收费,这是不准确的。”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