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专家访谈: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次变革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7-12-11 17:31:23

  观点

  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做到最好,就是创业

  创业教育就是让学生获得一种创业的素质和能力

  创业素质和能力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也可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九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出独特的创业教育之路。为此,记者就创业教育的若干问题采访了该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丁立群教授。

  创业不仅是创立企业

  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做到最好,就是创业。只要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就是成功的创业。现在,不谈“创业”似乎就赶不上潮流,但在企业内部、在基层的创业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我个人认为,创业教育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和技能培训等手段,使学生获得一种创业的素质和能力。从狭义角度来理解,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深层次来说,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根本性转换,这种转换涉及到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方面面,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等。高校应通过基础层面专业教学和操作层面的创新、创业技能训练,为学生提供一片个性化成长的天地。

  怎样看待失败的创业

  有市场调查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0.01%。没有哪个人的创业是平顺的。失败恰恰是最好的企业家必修课。关键是,看他有没有从失败中得到反馈,有没有从中学到什么。

  黑大成立了创业教育学院,负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教学与管理,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项目拓展,引导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实践活动;同时还建立了大学生创业科技园区,在那里,几十支创业团队在进行各种创业实践活动。就成果来看,同学们有的至今名不见经传,有的做的是一般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事情,还有的可能在实践中碰壁受挫,然而,他们都从中收获了很多。我强调的是,学生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学校要着重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这种素质和能力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也可能使学生受益终生,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创业教育就是成功的。

  社会上对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负面报道很多。大学的功能,既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使学生具有理论的前瞻性。我们既反对把大学变成技工学校,也反对把大学推到与世隔绝的象牙塔里。同时,应该全面地看待就业率,就业率还包括就业质量,高校应该培养高质量的就业人才。

  创业教育需“内外兼修”

  大学恐怕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困惑:如何开展创业教育?也就是说,是让学生埋头赚学分,还是教会他们找到工作赚到钱的本领?事实上,赚学分和赚钱二者并不矛盾。我强调,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模式的变革,它当然甚至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专业教育里,作为一个大学生,不可能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就去创业。关键是,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是不是有用的。不可否认,很多课程的内容已经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改革教学内容,修改教学大纲,修订教学计划,更新课程体系和内容。

  另一方面,黑大也通过创业教育,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业务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所以,埋头赚学分还是学会工作赚钱的本领并不是对立的,只要改革现行大学教育模式,就能培养出素质高、专业适合、受社会欢迎乃至能够开拓一片新天地的人才。

  要提高全社会的创业意识

  我省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学校对创业教育的内涵还缺乏深刻认识,以至于把创业教育简单理解为鼓励学生创立企业,没有把创业教育的开展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有机地结合起来,同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化培养结合起来;没有看到创业教育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增长的内在联系。而创新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在第一课堂接受创新思想,形成创新思维,树立创新意识。目前在专业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上仍然缺乏创新性和开拓性。部分课程的教材仍然存在过时的现象,缺乏时代感和时效性。因此,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程度,增加专业教学的创新性和灵活性。

  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还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需要提高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意识。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创业需要政策、资金等社会环境的支持,而目前社会上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缺乏向高校的渗透和倾斜,因此需要提高就业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税务部门、社会媒体等相关部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加大政策和资金向大学生创业企业倾斜的力度,以支持大学生创业。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