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7-05-09 10:45:06
辽宁高中贫困生就学有保障
1.6万“宏志生”免费就读优质高中 去年两万多高中贫困生受资助
最近,接二连三的喜讯传遍了辽宁省绥中县王家店乡一个偏僻贫困的小山村。张家的儿子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乡亲们不住地感叹,要不是政府办“宏志班”,这贫困的张家别说供孩子上大学,就是上高中的费用也拿不起呀!
3年前,在王家店初中毕业的张伟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绥中县高中,全家人因此高兴得彻夜难眠。然而喜悦是短暂的,面对高中学费,贫困的张家实在无能为力。正当全家人为学费发愁的时候,幸运的事情降临到张伟头上。2004年春天,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从当年起,全省所有省级示范性高中和省级重点高中,每年都要招收农村和城市家庭生活困难的品学兼优的初中应届毕业生,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优质高中教育。这些学生被称为“宏志生”,所在班级被称为“宏志班”---取宏图大志之意。
2004年秋季开学,辽宁省有4903名像张伟一样幸运的孩子,以“宏志生”的身份在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育才学校等112所省级重点高中和省级示范性高中免费就读。到2006年,全省共招收“宏志生”1.6万名,省财政为此投入专项经费3025万元,各市、县配套安排专项资金。
辽宁省实验中学对“宏志生”免收学费、课本费、住宿费、平安保险费、军训费、校服费,还给予每人每月200元的生活补助费,加上学校领导及教师的资助,每名“宏志生”的生活费达到每月300元。同时,这些学生所在年级、班级还为他们减免了班费、饮水费、资料打印费等。东北育才学校也为每名“宏志生”减免了11项费用近1900元,每人每月发放伙食补助费260元,同时为他们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全省所有招收“宏志生”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和省级重点高中,都能保证“宏志生”不因经济因素干扰完成学业。
“我的人生因为‘宏志班’而改变。”沈阳二中“宏志生”王新宇感慨地说。2004年,正读初三的王新宇随父母从朝阳农村搬到沈阳市辽中县。父母都是农民,妈妈有病,全家每月只靠父亲打工赚的500多元钱维持生活。刚来沈阳二中时,内向的王新宇感到很自卑,因为他觉得城里的孩子都特别“厉害”,什么都会。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关爱下,王新宇很快振作起来。他努力学习,并开始参加足球、篮球等活动。现在,内向的王新宇变得活泼开朗,还当选为校学生会生活委员。今年即将参加高考的王新宇自信地说,清华、北大、浙大这三所学校他至少能考上一所。而这是他在辽中县上学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
对于普通贫困高中生,辽宁省也积极采取措施,保证他们都能读得起书。2006年4月,由辽宁省教育基金会牵头启动了“实施扶贫助学工程,资助万名贫困高中学子”活动。全省基金会系统向社会爱心人士常年募集资金,资助贫困高中生完成学业。每年的募集活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副省长鲁昕等领导同志都亲临现场,赢得了众多爱心人士的关注,像辽宁翰文集团、辽宁方大集团、沈阳万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据了解,2006年,全省教育基金会系统共资助两万多名贫困高中生,资助金额达2386万元。
目前,辽宁省对“宏志生”的资助金额在不断提高,对普通贫困高中生的资助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基本可以保证高中阶段贫困学生不因缴不起学费而失学。另据了解,近年来,辽宁省在全省范围内针对贫困学生建立起了相对健全、完善的全程助学体系。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