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7-12-25 12:02:02
会上,陈向东秉承一贯的健谈幽默的风格,给记者讲述他在美国曾被误以为是恐怖分子的一段特殊经历。
当时陈向东正在美国学习,一日他与往常一样风风火火的走在桥上,见到迎面走来一位黑人少女,少女也注意到了他。随着陈向东与女孩的距离越来越近,那女孩突然扭头就跑。这件小事让陈向东颇为费解,第二天便和美国的友人提起。朋友分析说,有可能他被女孩当作恐怖分子了,因为美国人一贯注重微笑,即便是陌生人,在街上点头打招呼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而这种习惯,灌输在美国人从小的教育里。
陈向东听罢恍然大悟,中国人在外,通常都集中精力于自己的事情,走路像风,神情似钟,陌生人便是彼此不相干的平行线。而在美国,走在大街上也会有温暖的交叉,能够体会到文明的和谐。
这段经历引起了他对中国基础教育和美国基础教育区别的深度思考。
中国和美国的基础教育区别在哪?
中国的基础教育,特点是进度快、难度高、知识点多。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我国学校教的知识难于、多于美国,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必然比美国的教育省略了很多东西。
社会实际生活与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自我表达的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是基本忽略的。
美国的基础教育,他们不遗余力地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至形成条件反射,习惯成自然。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好公民,在幼儿阶段父母就会不断的递东西给孩子,让他们学会说谢谢。进入小学后,他们都对学生有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和相应的违纪处罚细则。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小孩子刚入校门,老师会耐心地带领他们去学校的每一个地方,熟悉环境,该如何排队领饭,排队上厕所。如何遵守学校纪律、规则,如何吐痰,如何讲礼貌,如何讲究环境和个人卫生,如何学会尊重人,如何学会合作。
陈向东认为中国和美国分别代表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两大教育体系,中美两同由于历史和国情的不同,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基础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继承中的创新和扬弃中的突破,要求研究者和实践者以开放的态度和跨文化意识来突破原有的模式框架,在相互吸收和相互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整合。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