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7-04-03 15:44:49
远程教育的瓶颈
首先,教学未结合实际,语言沟通不畅。目前国内的远程教育大多是汉语教育,而青海、西藏、四川、甘肃、云南藏区在日常授课中使用的是五省区编制的藏文版教材,大多数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低,很难听懂,远程教育设备在对当地学生的教学方面很难发挥作用。
其次,教师培训时间短,专业的计算机教师缺乏。在一些偏远地区,远程教育对教师的培训只有十几天,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里都是告诉他们如何安装远程设备,最后花了几天的时间来培训老师如何操作,由于都不是专业出身,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老师们很难真正掌握使用方法。
再次,基层配套设施跟不上。远程教育一般都是要下载或者在线观看,而一些地方宽带铺设没到位,使得电脑成摆设。即使是通过CDMA或者GPRS上网,也要受到基站铺设的限制,而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由于人口少,普遍服务有些地方还未普及,因此,上网就会受限制。
三大措施保证远程教育发展
如何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使这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惠民政策真正发挥作用?
首先,加大远程教育软件建设。针对我国地域广的特点以及各地区教育发展的水平不一的实际情况,国家应加强对远程教育软件的研制和开发,如针对民族地区开发出使用民族语言的课件,针对农村实际的乡土实用课程,使远程教育资源既能“收得到”,更能“用得上”,解决“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比如,青海省针对藏区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想了一些办法,省教研室曾经搞过藏语教学光盘,效果较好,但由于人力财力有限,并不能满足藏区教学需求。目前,全国5个藏区中小学校使用的教材相同,因此,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国家统一来立项,配置双语教学软件,这样民族地区的教材才能跟上信息化、现代化的步伐。
其次,加大教师队伍培训。贫困地区往往是最需要远程教育的地区,也往往是计算机师资最缺乏的地区。对这些地区的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走形式,一定要保障每所学校都要有一名专门会懂远程教育操作的教师。同时,要建立起相应的教育教学指导队伍和技术支持服务队伍,从而让远程教育真正给农村中小学生带来更为丰富、先进的教学资源。
第三,国家应继续加大投入,统筹考虑维护、运营、管理、维修等持续性投入的经费,特别是在电信普遍服务基金上给予支持。虽然目前国家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经上百亿,不过要了解真正落实到农村中小学的资金到底有多少,从而才能确保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而不是“形式工程”或“面子工程”。对电信运营商支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普遍服务项目,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以便使得电话“村村通”、宽带“乡乡通”。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