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北京中小学生择校情况调查:择校费用平均超过2万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8-02-18 10:01:40

    秘而不宣的择校费到底是多少?小学、初中、高中哪个阶段的学生家长最爱为孩子择校?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通过对北京市中小学择校情况的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本市中小学生择校行为主要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其中又以初中最为突出,其次是高中,择校的平均费用超过2万元。而对于择校费的使用情况,17%的重点校校长选择了提高教师福利。

    ■小学生择校崇文区比例最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完成的“北京市中小学生择校现象调查”结果表明,本市中小学生择校行为主要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其中又以初中最为突出;中小学的择校行为主要集中在城区,尤其在中学阶段更为明显,其发生比约是郊区家庭中学生的9倍。

    在调查的各区中,崇文区小学择校生比例最高,其次是西城,最低的是昌平和门头沟两个郊区。西城区初中择校生比例最高,最低的是朝阳。海淀区高中择校生比例最高,接下来依次是西城、丰台、朝阳、门头沟,最低的是昌平。该课题组有关负责人表示,对北京市中小学生择校前学校特征的调查发现,大多数择校生都来自所在区(县)最好的或次优的学校,这部分择校生占全部择校生的比例为70%。

    ■择校费用平均超过2万元

    数据表明,北京市平均择校费用,高中阶段最高,其次为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最低,分别为27518.34元、19637.83元、13694.85元。“择校费已是一项重要的家庭教育支出和经济负担,而且高中生择校费已占到了家庭年收入的一半以上。”该课题组有关负责人说,“城区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择校费用远远高于郊区,其中小学阶段城区和郊区择校费的差距最大,其次是高中阶段。”

    ■17%的重点校把择校费用于教师福利

    课题组通过对校长问卷的调查数据发现,产生择校费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学生接受优质教育或特殊教育的愿望(75%)、教育经费严重不足(60%),而择校费的主要用途是交给上级主管部门(75%)、用于弥补学校公用经费的不足(45%)、投入学校的基本建设(40%)。

    “调查还发现在择校费用途方面,来自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校长的选择出现了显著差异。”课题组有关负责人说,“在择校费使用这一问题中,17%的重点校校长选择了教师福利,而非重点校校长则无人选择此项;部分重点校(8%)将择校费用于代课教师的工资,而非重点校则没有此用途。”

    ■多数校长认同“以分择校”

    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普遍实行的就近入学制度实际上是以户口为基础进行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强制性行政择校方式,加上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等原因,使得中小学择校成为一个短期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