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弘成学苑 > 院校一览 > 西南交通大学网院 > 网院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西南交通大学举行首席教授、特聘教授和创新团队签约受聘仪式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8-12-01 16:15:35

            6月26日下午3点,我校在网络教育学院四楼学术会议厅举行了首席教授、特聘教授和创新团队的签约受聘仪式。这在我校尚属首次,标志着我校“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系列计划”迈向纵深发展。


          签约受聘仪式由副校长范平志主持,党委副书记王顺洪宣布2007年度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特聘教授名单,副校长蒋葛夫宣布2007年度西南交通大学创新团队名单。校长陈春阳代表学校与受聘人、校内推荐单位、团队带头人签订受聘协议,并颁发聘书。


          我校在重点建设学科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方向设置“首席教授”岗位,立足校内、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突出学术成就的杰出人才。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和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翟婉明教授,“长江学者”、优秀拔尖留学回国人员周仲荣教授成为西南交大的“首席教授”。他们任期5年,享有每年15万元人民币的“首席教授”特设岗位奖金。李芾、黄楠、韦联福、钱林茂、金学松、赵永翔、闫连山等7位教授被聘为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称号,他们任期5年,享有每年10万元人民币的“特聘教授”特设岗位奖金。以金学松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高速轮轨关系等7个团队成为西南交通大学创新团队。


          陈春阳校长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与学校发展的大局着眼,进一步提高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认真审视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现状,切实增强抓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健全机制,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队伍。他强调要下大力气健全科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强化目标管理,保证政策落实到位。要进一步增加经费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尤其是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要特别关心青年人才的成长。


          我校“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系列计划”投入经费不低于6500万元,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构筑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衔接紧密、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培养和支持体系。主要包括:以着力培养我校“两院”院士等大师级学科领军人物为目标的“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计划”,以培养我校“长江学者”等学科带头人为目标的“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计划”,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尤其是青年教师水平的“西南交通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以凝聚并稳定支持一批优秀创新群体为目标的“西南交通大学创新团队培育计划”等,高起点、多层次、全方位地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该计划自07年启动以来,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上千名校内中青年教师和海内外人才申请了该系列计划中的“首席教授”、“特聘教授”、“扬华之星”项目、“-实之星”、“希望之星”项目、“青年教师科研起步”项目、“出国研修项目”、“学位提升项目”、“青年教师基本教学能力培养”项目、“上岗前培训”项目等,开创了学校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的新局面。


          出席签约受聘仪式的校领导有校长陈春阳,校党委副书记王顺洪,副校长蒋葛夫、范平志。2007年度受聘学校首席教授、特聘教授、创新团队、“扬华之星”、“-实之星”、“希望之星”项目获得者,师资工作委员会全体成员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相关院系主管人事工作领导参加签约受聘仪式。信息学院信息光子与通信研究中心闫连山教授作为校特聘教授代表和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工程系何川教授作为校创新团队带头人代表在会上发言。

 

        西南交大首次聘用首席教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7日06:55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本报讯(田红 记者 余媛媛)昨日,西南交大举行了首席教授、特聘教授和创新团队的签约受聘仪式,这在西南交大还是第一次。


        西南交大在重点建设学科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方向设置“首席教授”岗位,立足校内、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突出学术成就的杰出人才。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和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翟婉明教授,“长江学者”、优秀拔尖留学回国人员科研重点基金获得者周仲荣教授成为西南交大的“首席教授”,任期5年,享有每年15万元的“首席教授”特设岗位奖金。李芾、黄楠、韦联福、钱林茂、金学松、赵永翔、闫连山获得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称号,任期5年,享有每年10万元的“特聘教授”特设岗位奖金。


        (成都商报、天府早报和成都晚报等媒体也对此事进行报道。)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