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网校桂林分校09中高考再创辉煌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9-08-04 11:07:32
北京101网校桂林分校2009年中高考再创辉煌,24人考上重点中学指令性计划 5A以上9人 北大清华复旦6人 其它重点大学13人
2008年中高考,北京101网校桂林分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共有9人考上重点中学指令性计划,其中十八中1人,桂林中学4人,师大附中4人;4人考上重点知名大学,其中北京大学1人,南京大学1人,上海交通大学1人,香港大学1人。
2009年中高考桂林分校再续辉煌,考上重点中学、大学的人数比2008年将近翻了两番:共有24人考上重点中学指令性计划,4A以上11人,5A以上9人;重点大学19人,北京大学2人,清华1人,复旦3人,浙江大学1人,华中科技大学1人,中山大学5人,北京外国语大学1人,中央财经大学1人等。
日前,记者对101网校学员杨阳(广西理科第二、桂林第一,被清华大学录取)、乔宇澄(被北京大学录取)进行了采访,追寻他们成长的足迹,探访他们如何使用101远程教育网(http://www.chinaedu.com)资源取得高分的秘诀(见本报2009年7月27日第5版《听听广西高考理科“榜眼”的学习经》)。当101网校桂林分校喜报频传之时,记者忍不住好奇——身为网校,为何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成就了众多学生、家长腾飞的梦想?于是记者再次来到桂林分校,深入探个究竟。
来到学校后,看到的是一片繁忙的报名景象。记者跟其中几位陪同孩子前来报名的家长聊了一下,他们说:“暑假长达50多天,该怎么过,是个头痛的问题。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刚结束,出去旅游、参加文体活动,好好休息下都是不成问题的,但也不能大放羊,毫无顾忌地玩耍,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心收不回来,开学后很长时间都不能重新适应学校生活。酷暑炎炎,桂林七八月气温高达38℃,出去参加辅导班很辛苦。所以,报名101网校便成了我们的首选。每天在家里除了完成作业,再利用1小时参加101网校的学习,在暑假期间查漏补缺、提前预习,成绩在不知不觉中就实现了提高,开学后就能比其他同学先走一步。”
桂林分校的陈校长有着多年的教学管理组织经验,对教育现象有着深入的洞察和犀利的眼光。桂林分校的教师管理团队都出身师范院校,具有教师资格和长期的一线教学经验的老师,还有教育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陈校长认为,桂林分校这两年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一是101网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二是桂林分校过硬贴心的教学服务。
101网校帮助学生实现了“坐在家里上重点”的梦想。也许学生已经处于最好的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师,但由于班级人数太多,学习成绩存在很大的差异,老师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对单个学生未必都有用,不懂的地方老师却可能一带而过,而101网校老师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进行解答,都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知识;如果学生是一名优等生,101网校学习可以让学生再上一层楼;如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平平,101网校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品味成功的甘甜。
学生在校十几年的学习体系庞大而复杂,所以学生们自学难度很大。如果只通过课堂上书本知识的灌输也只能达到最一般的记忆和理解,在运用能力方面还是欠佳,因此要想学习好,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善思、善疑,但这恰恰是中小学生最为欠缺的。存在以上问题与我们当前课堂教学的性质有很大关系,作为一线教师最为尴尬的是:面对几十个层次不同学生,要完成45分钟教学内容。讲深了,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讲浅了,知识面广的学生不解渴。而课堂上又没有时间去分层次解决这些问题,课后有些学生又没有时间和勇气 面对老师,从而使问题越积越多,在这种情况下101网校的网上答疑便给学生们创设了一种“一对一”并且是“平等关系”的文字交流形式,网上答疑一改老师们在课堂上扮演的一言之师的角色。
桂林分校的十几位老师虽不直接从事教学,但他们是学生的班主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查看学习效果,与家长及时沟通并讨论教育中的问题,与学生谈心,解决他们生活、学习、情感上的困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每个学期都组织小型的家长会、学习经验交流会、联谊会,聘请专家教授给101网校学员进行家庭教育讲座、心灵成长训练,在月考后分析学生的失分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确保学习效果。
桂林分校地址:桂林市中山中路38号大世界科技城505室
咨询报名电话:0773-2808101、2806101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