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弘成学苑 > 院校一览 > 南京大学网院 > 专业设置 > 正文
新闻搜索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9-07-03 09:30:15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一、院系介绍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是在全国最早开设的自然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年来适应国家战略及地域发展的要求,培养以土地资源管理为主、掌握信息科学技术并具有房地产经营管理知识的综合性专业人才。本系拥有国家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和江苏省重点学科—土地利用与规划专业,拥有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土地利用与规划、旅游地理与规划4个博士点,自然地理、第四纪地质、环境科学、土地资源管理等4个硕士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旅游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并拥有国家地理学人才培养基地。此外还设有区域环境演变研究所、房地产事务所、旅游研究所、自然资源研究中心、长江研究所、环境地理研究室以及与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合作成立的国土资源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以及水土模拟实验室、树木年轮与气候学实验室、孢粉实验室、环境磁学实验室等实验机构。
    全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3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并且聘请了相关学科的院士、有关著名专家为兼职教授。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形成了课堂教学、实验实习与野外实习的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深受社会欢迎的专门人才。全系现有博士生在校人数50余人,硕士生110余人,本科生160人。此外,还先后在江苏、新疆、江西、浙江、广东、山东、安徽、湖南、河北、福建等地开展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以及函授教育。依托学科的综合优势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系先后承担或参加了“985”城市化平台、“97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及面上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土资源部重点科技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国际交流合作基金等有关科研项目。此外,出版著作和发表论文数百篇,并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在国际交流方面,我系在国土与区域规划、环境演变、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与英国牛津大学以及美国、挪威、瑞典、德国等著名高校保持了密切的科研与教学合作关系。在社会服务方面,我系与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合作,成立了南京大学—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研究中心,积极为江苏省的积极发展服务;通过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和函授教育等,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和管理培训等。
 
二、培养目标
    指导思想:着力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要求,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职业性、高层次、应用型”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尤其是土地资源与房地产开发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土管理、城乡建设、规划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等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行政管理、相关技术业务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对象和培养规格
    紧密适应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事业发展尤其是土地资源与房地产开发管理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培养具有知识面宽、综合性强、技能突出、既有理科也有工科特色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①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以综合性大学的要求和学科群组织基础课教学;
②在应用性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强调培养学生应用研究、开发、设计和创新能力;
③坚持“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机制。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具备资源环境管理与城乡规划理论知识,掌握资源环境综合管理和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专业技能,了解资源环境和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具有理、文、工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能从事资源环境管理、城市规划和城市问题研究工作,并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面的综合管理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充分适应了我国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综合管理与城乡统一规划的客观要求,因此,具有综合性强、适用性广、技能突出方面的专业特点,能够适应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四、学制
    本专业实行学年学分制,基本学制3年,修业年限2.5-5年。
 
五、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毕业论文构成,其中:
    基础课4门,共20学分:邓小平理论、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语文。
 专业基础课11门,共44学分:地理学概论;管理学概论;资源经济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概论;GIS概论;土地资源管理;资源学导论;环境科学导论;土地利用规划;房地产估价;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2门:土地评价学;不动产经济学。公共选修课5门:西方文化;公文写作;经济法学;世界经济概论;商务英语口语。选修课共计28学分,要求至少修满8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不得少于4学分。
    毕业论文8学分。
 
六、教学环节
    本专业主要以网络为平台实施教学。教学环节包括网络授课、实时答疑、课后作业、网上讨论、课程考核、毕业论文等。
1、网络授课
本专业教学以网络授课为主,选派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任课。每门课程均由相关教师组成授课小组,拟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制作适合于网络授课的多媒体教材课件。
授课内容与方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2、实时答疑
授课小组的教师将根据教学进度的安排,在网上为学生答疑,及时解决学生们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并通过及时反馈对教学进度与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3、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推动学习自学以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本专业的所有课程均有课后作业。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布置充分的课后作业,并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与点评。作业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4、网上讨论
网上讨论是网络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优势,在教学课时结构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指定特定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进行交流。
5、课程考核
考核包括课后作业、平时测验、网上讨论、期末考试等。
6、毕业论文
学生修完本专业全部课程后,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选题、讨论,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反映与评价,计8学分,毕业论文成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7、学位授予
学生在弹性学制学习期限内,按教学计划修完规定课程,所修课程和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良好以上(含良好),可提出学位申请。符合《南京大学授予现代远程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实施细则》之规定者,由南京大学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七、教学计划进度表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教学
总学
各学期周授课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一
学期
第二
学期
第三
学期
第四
学期
第五
学期
第六
学期
邓小平理论
60201A
4
 
 
 
4
 
 
 
 
 
计算机基础
60202A
4
 
 
 
 
4
 
 
 
 
大学英语
60204B
8
 
 
 
4
4
 
 
 
 
大学语文
60204A
4
 
 
 
 
4
 
 
 
 
公共基础课 20学分,占毕业总学分 25%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地理学概论
16201A
4
60
40
2-4
4
 
 
 
 
 
管理学概论
07210A
4
60
40
2-4
4
 
 
 
 
 
*资源经济学
16202A
4
60
40
2-4
 
4
 
 
 
 
城市与区域规划概论
16203A
4
60
40
2-4
 
4
 
 
 
 
GIS概论
16204A
4
60
40
2-4
 
 
4
 
 
 
*土地资源管理
16205A
4
60
40
2-4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