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8

资讯中心

能力不足致大学生难就业 科技或助高校成“精英工厂”

2018-01-02 来源:弘成教育
导读:近年来,大学生找工作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是工作机会太少,还是学生难以达到企业的人才需求?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高校又该如何借助科技的力量,从教学入手,帮助学生改变就业现状?
 
名校大学生为何难找好工作?用人单位一语道破
 
  近日合肥晚报报道,毕业于某“211高校”的小李一直没有找到如意的工作欲轻生,幸亏公安人员及时发现,在经过一番苦劝后,才让小李打消了这个念头。名校学生求职受阻,竟然走向绝路,不禁让人唏嘘。
 
  事实上,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大学生就业,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在网络媒体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提到,2016年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就业的概率为91.6%。但随着毕业生的大幅增加,年年媒体上都会出现“最难就业季”的报道。《报告》同时指出,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仅为65%,也反映了学子们对于职位和薪水有着更高的渴望。
 
  然而,在一篇名为《企业对大学生能力要求调查报告》中显示,在众多企业看来,“能力不足,华而不实”是大学生在工作中暴露的最突出的问题;“精于专业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是绝大多数企业给毕业生们的建议。结论指出,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有实质性的要求。而就目前毕业生的整体情况来看,他们的知识应用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不少毕业生做起工作来不是思维僵化,就是纸上谈兵。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上学成绩再好,没有足够的能力,谁敢轻易把重任交给他们?”一位企业人力主管这样说道。
 
 
教育专家:知道不等于得到,大学生急需“知识内化”
 
  对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一些教育研究人员表示,很多学生沉浸在“学习成绩优秀”、“获得奖学金”等校园规则下的成就中,这直接导致他们在找工作过程中“眼高手低”。而凭借那些让他们在学校中获得“高分”或“奖项”的知识,却很难得到企业的认可。很显然,传统的知识讲授,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难以满足 “塑造创新型人才”的国家发展战略。
 
  对此,在今年举办的2017中国国际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上,弘成教育董事长黄波女士提到,学生获得知识,并不等于增长能力。未来的高校,其主要职能应从知识的普遍传播,向培养能力转变。黄波认为,若要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应将大量的时间应在于练习、实践和与人们的交流讨论。“如何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使其转变为知识的应用能力,技能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未来高校的新课题。”黄波这样谈道。
 
  其实早在1946年,美国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就认为,传统课堂最常用的听讲、阅读等方式,是一种被动学习。只能让学生“内化”大约30%的知识。而在讨论、实践和向他人传授知识等“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却能够将将90%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从理论上讲,这样的教学效率近乎完美。
 
“网络技术+先进教育理念”将成为知识内化的新动力
 
  然而,理论毕竟是理论。具体如何在高校教学中应用?怎样带动学生有效的讨论和实践?高校又该借助怎样的手段,让教学的效率大幅提升呢?近年来,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等科技,都逐渐运用于教育领域。那么,能否借助在线技术,将“灌输式”的传统课堂转变为充满互动与实践的交流空间呢? 
 
  今年下半年,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与弘成教育达成合作,共同进行思政课信息化改革的尝试。利用“高校智慧云课堂解决方案”,弘成教育采用线上虚拟学习、线下实体课堂等形式,让老师从灌输者成为课上讨论的组织者;把手机变成了学生抢答问题、随堂测试、发表评论的学习工具,而课下引人入胜的课件,课上丰富的影音资料,富有角色代入感的互动讨论,同样让学生乐于用自己对知识的体会和感悟,进行实践交流,不仅让课堂互动率高达90%。知识对于学生也不再是“记住”、“会写”,而是“能用”、“会用”,以及转化为判断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老师,也从繁重的授课过程中解脱出来。
 
  用智能化场景学习推动“知识内化”,这样的案例向高校传递了一种校企共同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路。但不可忽视的是,科技始终是实现“知识内化”的手段和工具,而教研和课程设计,以及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才是能否帮助教学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所说,在线教育的优势,不是技术的过度展现,而是在谈技术之前,先要懂教育。通过网络技术和先进教育理念的结合,让学生拥有“获得感”,并探索出真正能够培养人才,提升能力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是院校“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中应恪守的信条,也应是他们寻找企业合作伙伴的第一标准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
关于谨防以“退费”名义实施诈骗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