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成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全体公司员工的节日“大餐”,心中有了盼望,这天,得好好放松放松,好好乐乐。在这天也要将各自的业余爱好好好展示展示。
谁是弘成2005年度春晚的最佳创意奖,非《村儿里的故事》莫属。让人开怀大笑的就它了……
一架DV摄像机、一盏太阳灯、一台笔记本、一副上网聊天用的耳机、麦克风……当配上这些家伙什儿后,李博便不再是某公司的“白领”,同事一见面脱口而出———“李导儿”。
“李导儿,下个镜头拍外景吗?”“李编剧,台词得改动一下”“李摄像,话筒好像穿帮了……”年前,这位纯业余电影爱好者正哄着同事们跑龙套。为了“应付”公司里的新春联欢会,“全能”的李导儿没少下工夫。结合岁末年初,北京的大小影院少了喜剧贺岁片,平日点子就多的李博,马上想到身边的同事。年轻人在一起贫贫逗逗笑料百出,何不把大家的日常工作改编成一部喜剧贺岁片?想到此,李博再看周围的同事,全是“群众演员……”
于是,什刹海某处小院内,热心的“群众演员”把自己家让出来充当拍摄场地,在吆喝声和笑声中,《村儿里的故事》正式开拍。
“李导儿”此次拍片虽是处女作,但平日也算电影发烧友,拍片需要的知识、技术上的问题,捧着本电影拍摄教材倒也没有卡壳。只是难为了这些真正的“群众”演员,让原本烂熟的部门同事“背诵”一个个“段子”,笑场儿没完没了。
尽管如此,短短两周时间,由部门14位同事,利用身边随手物品,拍出的这部“大片”还是如期公映。在公司的新春联欢会上,大家捧着瓜子,笑得满地都是。
“明年再也不拍了”。面对观众们的喝彩,李博颇有急流勇退的意思。其实现场每个人都能看出李导儿心里那份得意劲儿,一部新的剧本也许正在新春里酝酿。
图一:电影在联欢会上播放了,大公司就是不一样,观众二百多。
图二:后海附近一座四合院内,电影开拍。为能达到理想效果,摄像也是李博的工作。
图三:电影是同期录音,由于没有支架,话筒被绑在了竹竿上。
图四:笑声在片场一直不断,自己也乐得喘不上气的李导儿很是无奈。
图五:背台词时,屋里出奇地安静,演员们似乎在养神,以备一会儿正式拍摄时“哈哈大笑”。
图六:影片当中有许多特技镜头。和许多大片制作一样需要在蓝色的布景前拍摄,然后进行抠图。这样的工作被安排在了下班后的公司,背景是几块蓝布头拼接出来的。
图七:望着妈妈搞怪的样子,被带到片场参与演出的小“群众演员”很是不解。